6MBOOK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089章 试探和回答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     林宥伦和周慧敏一进入酒会,顿时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,大多数人是被周慧敏一袭清新典雅的鱼尾裙礼服所吸引,不过真正上得台面的那些人,目光却都落在了林宥伦身上。

     在香港“以文致富”的文化人中,金庸、倪匡都是各中翘楚,但像林宥伦这样,年不满二十,坐拥数千万身家的人却是极其少见的。写出的小说在海外销出200多万册,仿若信手拈来的剧本部部票房火爆,仅凭这两点,林宥伦便已经坐实了“才子”的名头。

     香港电影圈里编剧地位一直很低,剧本也很少能卖出高价,可自从林宥伦得了一个“千万编剧”的名头后,其他编剧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。事实上林宥伦的剧本从来都不算是“卖”,而是以剧本“入伙”,最后拿票房分红。这件事圈子里的人大多都心里有数,可普通市民却不这么看,“千万编剧”的事迹经过口口相传和小报演绎,最后一个剧本卖一千万的说法反而成了言之凿凿的事实,让人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 香港的编剧只要一出名,大多都会转行自己做导演,而林宥伦却没有这方面的打算,一直和娱乐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,所以大多数时候,大家都觉得他仍是一个文人。

     应邀出席酒会的金庸就是这样的观点,沈宝新找不出什么理由反驳,只能跟着认同了这种说法,但心中始终对金庸的决定有些迟疑。

     金庸对此行却抱有极大的信心,他站在远处观察了一会儿,等林宥伦和朋友打完招呼,又应付完那些攀交情的人,他便端着酒杯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 周慧敏跟着经纪人林小曼去了别处,王祖贤在酒会上的应酬比林宥伦还多,林宥伦找不到说话的人,正准备找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坐坐,转身却看到一个和善可亲的老者,在儒雅气质的衬托下,显出一种不言而喻的身份。

     “后辈晚生,见过金大侠!”林宥伦抱拳向金庸行了一礼,别具一格的见面方式让金庸不觉莞尔一笑,摆摆手说:“今天又不是英雄大会,你这一套我可吃不消。这里也没有外人,我们就以平辈论交吧。”

     “查老先生是香港的文坛盟主,况且以后我还指望着在【明报】上继续写小说赚钱,你这么说可是折煞我了。”林宥伦这么说倒不是刻意恭维,香港的文化人多少都跟【明报】有过关系,所以金庸在香港的文化和出版界,隐然有“盟主”之地位。

     香港经济学的教父级人物林山木曾在【明报】资料室做过资料员,经金庸赏识派往英国学习财经,后自立门户建立【信报】;以散文广受欢迎的作家张君默在【明报】做过记者小说家江之南曾经是【明报】的编辑,女作家亦舒也在【明报】当过娱乐记者。

     而【明报】的专栏版在香港文化界更是极具江湖地位。大报低酬,仍然趋之者众。在【明报】开专栏已经成为香港文化人身份一种象征。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